爱问银屑病科普网官方网站_权威的健康医疗科普知识平台

银屑病百科

银屑病的中医诊断

发布时间:2025-09-25文章来源:爱问银屑病科普网

银屑病的中医诊断

作为一名在健康科普领域深耕多年的小编小银,我深知,当身体出现异样,尤其是那层层叠叠、挥之不去的鳞屑,常常让很多朋友陷入迷茫与困惑。我常常在后台收到这样的私信:“小编小银,我这‘牛皮癣’到底是个啥病?它为啥总不见好?中医上,又是怎么看我这毛病的?” 每每看到这些,我都深感肩上责任的沉重。银屑病,这个现代医学称之为多基因遗传性皮肤疾病,在中医里,我们常称之为“白疕”,它不传染,却有遗传性,如果父母一方患病,子女的遗传概率大约在10%-20%,若双方都患,概率可能多达50%左右。这不仅是皮肤的病痛,更是心里的困扰,毕竟全球约有1.25亿,我们国内大概就有700万银屑病患者,几乎每200人里就有1人深受其扰,这庞大的数字背后,是很多个渴望被理解、被科学诊断、被温柔对待的灵魂。

银屑病的中医诊断,减少是简单地看看皮损、开个方子。往深了说,它是一门融汇了望、闻、问、切四诊合参的深奥学问,旨在探求病症背后的人体失衡之本。我们常常看到那些覆盖白色薄膜、红点状出血的皮损,伴随着恼人的瘙痒,易反反复作,尤其在冬季,病情更是常常加重,好不容易盼来夏季,症状才可能有所缓解。这些特征在临床上,我们称之为银屑病的三联征:滴蜡现象、薄膜现象和Auspitz征,这些细节都是中医辨证的重要线索。

一、 观其外:望诊的细腻洞察

咱四川话讲,“看相”就是望诊。望诊,是中医诊断银屑病的一步,也是较直观的一步。它不仅仅是简单地盯着皮损看,更是要观察患者的整体气色、精神状态,以及皮损分布、形态、颜色、鳞屑、厚度、瘙痒程度等各种细微之处。

望诊观察角度 中医常见辨证倾向 皮损特征举例
皮损颜色 鲜红:血热盛;暗红:血瘀;淡红:血虚风燥 地图状银屑病,皮损融合,边缘清晰,中央可消退成环状。
皮损形态 点滴状:多见于急性期,风热犯表;斑块状:病程较长,血燥、血瘀 点滴状皮损,多为粟粒至绿豆大小;钱币状皮损,形如盘状或钱币状。
鳞屑特征 干燥洁白:血虚风燥;黄厚油腻:湿热蕴结;薄而量少:气滞血瘀 典型的银白色鳞屑覆盖,刮除后可见薄膜现象和点状出血。

例如,寻常型银屑病患者常表现为局限或广泛分布的鳞屑性红斑或斑块,通常覆盖有银白色鳞屑;而红皮病型银屑病则全身皮肤潮红,可见大量脱屑。这些细微的差异,在咱们医生眼中,都是辨别疾病性质、判断病势发展、进行银屑病的中医诊断的重要依据。

二、 察其内:问诊和切诊的深度挖掘

“医生,我这痒得晚上都睡不着,是不是身体里面出了啥问题?” 患者的这些“吐槽”,换句话说,就是问诊中较宝贵的信息。问诊,不光是问症状,更要问及发病诱因、病程、有无家族史,甚至生活习惯、情绪变化、饮食偏好、气候季节对病情的影响。很多时候,银屑病的发病原因尚不明确,但我们知道,遗传、环境(感染、精神紧张、创伤、抽烟、酗酒、某些药物)、食物性、气候季节等因素,都可能成为诱发因素。患者自述的“较近熬夜太多”、“吃了火锅就加重”、“一吵架皮损就发出来”,这些都是“肝郁化火”、”脾胃湿热”等等中医病机的重要线索,使得银屑病的中医诊断有了方向。

一个患者常年皮肤干燥、瘙痒难耐,秋冬季尤其严重,我们就可能联想到“血虚风燥”;如果皮损鲜红、口干舌燥、大便秘结,那“血热盛”的可能性就很大。往深了说,中医理论认为,银屑病往往与风、湿、热、燥、毒等邪气,以及脏腑功能失调,特别是肝、脾、肾的功能异常有关。切诊,主要是通过望舌、摸脉,进一步印证和补充问诊所得。舌头颜色、苔的厚薄和颜色、脉象的浮沉迟数,无一不在细说着身体深处的秘密。舌红苔黄,脉滑数,可能提示体内有湿热;舌淡苔白,脉沉细,则可能指向血虚风燥。这些看似琐碎的信息,却是构筑完整银屑病的中医诊断图谱的关键部分。

三、 识其本:辨证论治的核心精神

在咱中医眼中,银屑病不仅仅是皮肤表面的问题,更是身体内部气血、脏腑失调的外在表现。银屑病的中医诊断,终要落脚于“辨证论治”。不同的证型,对应着不同的治疗策略。当前较新的研究也发现,多种细胞在不同诱因的刺激下,通过肿瘤坏死因子α、白介素-17、白介素-22、白介素-23和辅助性T细胞17(Th17)细胞等细胞因子,刺激角质形成细胞过度增殖,从而形成了厚厚的鳞屑。这与中医的血热、血瘀理论,在某种程度上,存在着理解上的契合点。

较常见的证型包括:

血热证: 皮损鲜红,发展更快,新疹不断出现,伴有口干心烦、舌红苔黄、脉弦数等。

血燥证: 皮损颜色淡红,鳞屑较多且干燥,瘙痒剧烈,伴有皮肤干燥、口鼻干燥、舌淡苔少、脉细涩等。

血瘀证: 皮损暗红,常年累月不愈,皮损浸润肥厚,舌暗有瘀点、脉沉涩等。

湿热蕴结证: 皮损呈糜烂、渗出,瘙痒剧烈,伴有胸闷腹胀、纳差、舌红苔黄腻、脉濡数等。

每种证型,就像一个独特的指纹,代表着患者身体特有的失衡状态。只有科学地识别出这些“指纹”,才能制定出个性化的中医调理方案。毕竟,光靠西医的局部外用药、光疗或者生物制剂,虽然能更快改善皮损,但很多患者仍然希望从问题本身上调理身体,减少反复,这正是银屑病的中医诊断的独特价值所在。

长久以来,银屑病患者们在反反复作的泥潭中挣扎,身心俱疲。他们可能尝试过很多种方法,从坊间偏方到现代医学的高精尖手段,却常常在治标不治本的困境中循环往复。每一次与医生的对话,每一次细致的望闻问切,都是一次对希望的探寻,一次对生命本源的理解。在银屑病的中医诊断中,我们不仅仅关注疾病本身,更关注“人”——这个活生生、有情感、有生活、受到疾病折磨的个体。

面对银屑病,这些问题你可能想知道:

1. 中医诊断银屑病能否尽量减缓皮损?

中医诊断后,会根据证型进行调理,可不错改善或减缓皮损,控制病情,延缓反复。

2. 中医诊断与西医诊断有什么不同?

西医侧重于病原和病理改变的明确,而中医则重在辨证,即识别个体体质和病因的综合失衡模式。

3. 银屑病患者如何配合中医诊断?

较重要的是真实、详细地告知医生自己的症状、生活习惯、情绪变化及病史,这对于中医的个性化辨证至关重要。

给银屑病朋友的暖心建议:

调整心态方面: 疾病的反复无常常常让人心烦意乱,甚至产生自卑。我认识一位重庆的毛哥,他的头皮银屑病曾让他不敢出门理发,后来通过积极的中医调理和心理疏导,病情稳定了许多。他说:“身体的病痛是看得见的,心里的结才是较难解的。放宽心,比啥子都重要!” 请记住,你不是一个人在战斗,寻求心理咨询或加入病友社群,获得支持和理解,会让你的内心多一份从容。

皮肤问题关注: 无论皮损面积大小,皮肤的保湿润肤都极其重要。干燥的皮肤对于外界的刺激较为敏感,易引起瘙痒。选择温和无刺激的润肤剂,坚持每日涂抹,尤其是沐浴后,能有效锁住水分,减少瘙痒,为你的皮肤建立一道温柔的屏障。

记得,每个生命都值得被温柔以待。银屑病虽顽固,但在科学的指导和中医的温润调理下,你依然可以活出自己的精彩!听一位广州的阿姨说,自从开始重视银屑病的中医诊断,并坚持调理后,她感觉自己“由内而外”地好了不少,“以前总觉得‘冇得医’,现在才知,只要用心,总有希望!” 这份乐观和坚持,正是我们希望传递给每一位银屑病朋友的力量。

相关推荐

预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