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生,我这皮肤,简直没法见人了!”您是不是也常听到这样的抱怨,或是自己就深受其扰?牛皮癣,医学上称为银屑病,在中医里又被叫做白疕,虽然不会传染,但它“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的特性,确实让不少“银屑病友”(这是咱们圈里人常用的称呼)苦不堪言。今天,咱就来好好聊聊牛皮癣患者的皮肤,希望能帮您更了解它,更好地应对它,让皮肤少点“脾气”,生活多点阳光。

| 关键信息 | 详细解读 |
| 病因 | 遗传易感性+环境因素(感染、精神压力等)共同作用,免疫系统紊乱是重要环节。 |
| 表现 | 红色斑块、银白色鳞屑、瘙痒,可伴有关节疼痛、指甲改变。 |
| 治疗 | 药物(外用、口服、生物制剂)、光疗等多种手段,旨在控制病情、提高生活质量。 |
咱们得明确一点,也是很多朋友较关心的:牛皮癣真的不传染!它不是由细菌或病毒引起的,而是一种自身免疫性疾病,简单说,就是您身体里的免疫系统有点“跑偏”,攻击了自己的皮肤细胞。为什么会有这种“跑偏”?遗传是个重要因素,如果您父母一方患有牛皮癣,您患病的几率会高一些;如果父母双方都有,那几率就更高了,大概在50%左右。但遗传只是“底子”,真的让它“发作”的,往往是环境因素,比如感冒发烧、精神压力大、皮肤外伤啥的。用句接地气儿的北京话就是“赶上点儿了”。
牛皮癣患者的皮肤,较典型的表现就是红色的斑块,上面覆盖着一层厚厚的银白色鳞屑,轻轻一刮,就往下掉,像蜡烛被刮掉了一层蜡一样。这行话叫“滴蜡现象”。再刮下去,还能看到一层薄膜,这叫“薄膜现象”。如果再往下刮,就会出现小红点,这叫“点状出血”,也叫“Auspitz征”,这三个现象加在一起,就是牛皮癣的“三联征”。而且,这玩意儿还特别痒,那种痒,真心是“挠也不是,不挠也不是”,实在难受。
别以为牛皮癣就是一种病,它其实有很多类型,就像“变形金刚”一样,可以变出各种形态。较常见的是寻常型牛皮癣,就是咱们前面说的红斑、鳞屑、瘙痒;还有关节病型牛皮癣,除了皮肤问题,还会有关节疼痛、肿胀,挺折腾人的;脓疱型牛皮癣,皮肤上会出现很多小脓疱,看起来挺吓人的;红皮病型牛皮癣,全身皮肤都红肿脱屑,比较严重;除此之外,还有斑块状、滴状等等,甚至还有长在头皮、指甲、外阴等特殊部位的牛皮癣。无论哪种类型,都会对牛皮癣患者的皮肤带来影响,严重影响生活质量。这情况,往深了说,简直是让人“蓝瘦,香菇”。
冬天是牛皮癣的高发季节,天气干燥,皮肤也容易干燥,加上大家穿的衣服比较厚,容易摩擦皮肤,这些都可能导致牛皮癣加重或反复。而夏天,阳光充足,皮肤相对湿润,牛皮癣反而会缓解一些。这就像是“躲猫猫”,牛皮癣也知道“趋利避害”。
很遗憾的说,目前医学上还没有有效治疗牛皮癣的方法,注意!这并不是“绝症”,但它确实很难尽量脱离。但是!咱们可以控制它,让它“老老实实”地呆着,不“兴风作浪”。牛皮癣患者的皮肤要精心呵护,控制的关键就在于“防”和“治”结合。治疗方法有很多,包括外用药物(激素、维A酸、维生素D3衍生物、润肤剂)、光疗、口服药物(维A酸类、甲氨蝶呤、环孢素等)、生物制剂等等。具体用哪种方法,得根据您的病情严重程度、类型、以及身体状况来决定,一定要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千万别自己瞎折腾,小心适得其反。而《国内银屑病诊疗指南》也明确指出,治疗目标是减缓皮损,管理共病,提高生活质量。
平时做好保养皮肤也很重要,保持皮肤湿润,避免刺激,洗澡水不要太烫,尽量穿宽松柔软的衣服,保持心情舒畅,避免精神压力等等。给大家提个醒儿,就是尽量给皮肤创造一个舒适的环境,减少它“发脾气”的机会。牛皮癣患者的皮肤需要耐心呵护,才能减少反复。
给大家提个醒儿,牛皮癣患者的皮肤问题,不能掉以轻心。它是一种慢性、反复性的皮肤病,虽然不能治疗,但可以控制。希望今天的分享能让您对牛皮癣有更尽量的了解,也希望能给您带来一些帮助和信心。记住:积极治疗,好好护理,保持乐观的心态,您一定能和牛皮癣“和平共处”,拥有更健康、更快乐的生活。
围绕着牛皮癣患者的皮肤,我们再来简单解答几个常见的问题:
给各位病友的几点生活建议:
一位老病友的鼓励:“刚开始得病的时候,我也特别绝望,觉得人生都灰暗了。但后来我发现,只要积极治疗,好好生活,一样可以过得很精彩!相信自己,加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