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有没有过这样的经历,皮肤上莫名其妙地出现红斑、鳞屑,痒得人抓心挠肝,那种困扰,那种日常生活中不得不面对的异样眼光,甚至还有关节胀痛的不适,真是让人身心俱疲。也许你听医生说过,这是一种免疫系统引起的慢性病,名字叫银屑病,也就是大家常说的“牛皮癣”。对于很多深受此类疾病困扰的朋友们每一次病情的反复,都像在心头投下一片阴影,让人不禁追问:难道就没有更有效、更科学的治疗方案,能让我们真的脱离困扰,回归正常生活吗?幸运的是,在现代医学的浪潮中,生物制剂的出现,正给我们带来新的希望。
日常生活中,关于银屑病,我们常常听到一些疑问和误解,是时候让专业知识为大家拨开云雾了。
诊疗信息要点 | 详细解读 |
---|---|
疾病性质 | 银屑病(中医称白疕),是一种常见的、非传染性的多基因遗传性皮肤疾病。如果父母一方患病,子女的遗传概率大约在10%-20%;若父母双方都患病,概率可能多达50%左右。 |
全球与国内患病率 | 全球约有1.25亿人受其影响,而国内大约有700万银屑病患者,相当于每200人中就有1人患病。它可能发生在任何年龄段,无显然的性别差异。 |
主要症状与类型 | 主要表现为覆盖白色薄膜的红斑、红点状出血和剧烈瘙痒。常见的类型包括寻常型、关节病型、脓疱型以及红皮病型等。 |
银屑病:不仅仅是皮肤病,更是免疫系统的“小脾气”
银屑病,在很多人的观念里,可能仅仅是皮肤表面那片碍眼的红斑和厚厚的鳞屑。但往深了说,它绝非“皮外伤”那么简单。这是一种深层的原因,是我们身体免疫系统“出了岔子”的表现。想象一下,免疫系统本应是我们抵御外敌的精锐部队,可面对银屑病,它却仿佛“叛变”了,把自身的正常细胞当作敌人,发起了一场无休止的内部“战争”。
据较新的医学研究揭示,在遗传因素和环境诱因(如感染、精神紧张、创伤、吸烟饮酒等)的共同作用下,我们体内的多种细胞会变得异常活跃,它们会释放出大量的“信号弹”——也就是像肿瘤坏死因子α、白介素-17、白介素-22、白介素-23以及辅助性T细胞17等细胞因子。这些“信号弹”一旦发出,就会催促角质形成细胞过快增殖,正常情况下,皮肤细胞更新需要28天左右,而银屑病患者的细胞可能短短几天就完成更新,于是,一片片厚厚的、银白色的鳞屑和红斑就形成了。这种病症不仅带来皮肤的痛苦,更可能累及关节(形成银屑病关节炎),或者让指甲变形,甚至对患者的心理健康、社交活动和社会认同感造成沉重打击,换句话说,其影响是全范围的,甚至会让患者觉得自己有点“不受待见”。
生物制剂:科学打击,开启治疗新篇章
在以往的治疗中,我们可能主要依靠外用药膏、光疗或是口服一些传统药物来控制病情。这些方法对轻中度患者往往效果尚可,但对于那些病情顽固、反反复作或是皮损面积大的中重度患者,传统疗法有时显得力不从心。这时候,我们不得不考虑更较好的解决方案——生物制剂治疗免疫疾病。
究竟什么是生物制剂呢?简单生物制剂是以微生物、动物毒素或生物组织为原料,通过科学的生物工艺制备而成的医用制品。它们可不是激素,而是更加聪明、科学的“免疫调节类药品”。它们的工作原理就像是“特种兵”,直接去靶向识别并抑制那些在银屑病发病过程中起关键作用的炎症因子,比如我们前面提到的“信号弹”。
市面上常见的生物制剂大致可以分为几类。较早一代的“特种兵”是“肿瘤坏死因子-α抑制剂”大家族,比如阿达木单抗、英夫利昔单抗等。它们通过阻断肿瘤坏死因子来减缓炎症,对于中重度斑块状银屑病和关节病型银屑病效果不错。而更晚一些、更科学的“特种兵”则是“白介素(IL)类抑制剂”,这其中又包括了像能够控制白介素-17的司库奇尤单抗、艾克司单抗,以及能够阻断白介素-23的古塞奇尤单抗、瑞莎珠单抗等。往细了说,这些新一代的生物制剂,在减缓皮损方面的效果往往更胜一筹,据临床数据显示,部分患者在24周内达到皮损尽量减缓的比例甚至能超过50%。
治疗考量与患者关怀:不是一劳永逸,而是科学管理
尽管生物制剂治疗免疫疾病为银屑病患者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希望,但我们也必须清醒地认识到,它们都是处方药,需要皮下注射或静脉输注,并且价格不菲,通常单支药物的价格在2000-8000元之间,具体会因品牌和规格有所差异。费用方面的顾虑,尤其是对于需要长期用药的患者无疑是一大痛点。幸而现在许多生物制剂已经纳入了医保范畴,具体的报销比例还需要患者依据当地的医保政策和个人情况进行咨询,这无疑能够大大减缓经济负担。
用药并不是没有限制。孕妇朋友们是一些不能使用任何生物制剂的,哺乳期妇女通常也不建议使用。如果是儿童患者,剂量需要严格根据体重来调整。老年群体则需要医生仔细评估感染风险后才能谨慎使用。无论如何,都必须遵医嘱,在专业医生的指导下,结合个体病情、经济状况和身体条件来决定是否选择生物制剂。
银屑病的治疗,从来都不是“一锤子买卖”。2023年版的《国内银屑病诊疗指南》明确指出,治疗的目标不仅仅是减缓皮损,更要注重共病管理,并终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对于皮损面积小于体表面积3%的局限型银屑病,可能单靠外用药就能有效控制。但对于严重、累及面积大的患者,则需要联合外用药、物理疗法和系统治疗,而生物制剂在此时才能发挥其真的的光芒。在临床上,医生会使用PASI评分标准来量化评估银屑病的严重程度,这个分数越高,说明病情越重,也越可能需要像生物制剂这样有效果的手段。
在生物制剂治疗免疫疾病的辅助下,虽然我们目前还无法尽量“治愈”银屑病,但已经可以达到非常有效的控制,不错减缓皮损,甚至让皮损几乎尽量减缓,大大改善生活质量。这正是现代医学赋予我们的能力,能够让“不死癌症”之称的银屑病,不再是生活中的“拦路虎”。
对于每一位正在与银屑病搏斗的朋友们,我想说:希望常在,较好的医疗科技正在不断进步。不要放弃,不要孤单,科学的治疗和积极的心态是您对抗疾病较强大的武器!
关于生物制剂治疗免疫疾病,大家或许还有这些疑问——
1. 生物制剂能治疗银屑病吗?
答:目前生物制剂能有效控制病情,减缓皮损,但不能达到通常意义上的“治疗”,停药后仍有反复可能。
2. 生物制剂的不良反应大吗?
答:任何药物都有不良反应,生物制剂可能带来感染风险增高、过敏反应等,但医生会根据患者情况进行评估和监测。
3. 用上生物制剂就不用其他药物了吗?
答:并不是如此,生物制剂可能作为单一疗法,但更多时候会与其他治疗方法联合使用,以达到更好的效果。
在您的实际生活中,我们有以下两点建议:
1. 调整心态: 银屑病不仅影响身体,更可能给心理带来巨大压力。寻求专业心理咨询师的帮助,加入病友社群,与有相同经历的人交流分享,这对于缓解焦虑、建立积极心态至关重要。记住,您不是一个人在战斗。
2. 细致化保养皮肤: 即使皮损减缓,持续的皮肤保湿和护理也必不可少。选择温和、无刺激的润肤剂,定期涂抹,可以帮助恢复皮肤屏障,减少干燥和瘙痒,降低反复风险。就像上海老话说的,“侬个脸面要顾好”,皮肤是需要我们精心呵护的。
“我曾经不敢穿短袖,生怕别人异样的眼光。用了生物制剂后,我的皮肤好转了很多,现在我可以自信地露出身上的皮肤,那种自由感,真的让我觉得‘活过来了’!”——一位使用生物制剂的患者分享。
看到这样的反馈,我们银屑健康网的小编小银也深感欣慰,能够让更多像他一样的患者重拾生活的信心,正是我们工作的意义所在!生物制剂治疗免疫疾病,不仅仅是技术进步的体现,更是对个体生命尊严的尊重与关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