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许多银屑病患者朋友们经常会问到:我的银屑病现在是什么状态?是稳定了还是又加重了?要回答这个问题,我们需要了解银屑病稳定期和进展期之间的关键区别。简单稳定期是指皮损不再扩大,数量不再增加,症状减缓甚至消失的状态,而进展期则是指皮损范围扩大,数量增多,炎症加重,新皮损不断出现的状态。理解这些区别对于调整治疗方案、控制病情至关重要。下面用表格更直观的展示银屑病稳定期和进展期的区别。
| 特征 | 稳定期 | 进展期 |
| 皮损状态 | 皮损不再扩大,变薄或消退 | 皮损面积扩大,增厚,出现新皮损 |
| 瘙痒程度 | 瘙痒减缓或消失 | 瘙痒加重 |
| 银屑 | 银屑减少,变薄 | 银屑增厚,易脱落 |
| 炎症程度 | 红斑颜色变淡 | 红斑颜色鲜红,炎症显然 |
银屑病,又称牛皮癣,是一种慢性、反复性的皮肤疾病。在稳定期,原有的皮损往往会逐渐变平、变薄,颜色也会由鲜红转为淡红甚至接近肤色,鳞屑减少且附着紧密,不易剥脱。新增皮损出现的频率也会大大降低,甚至尽量没有新的皮损出现。而在进展期,皮损则会更快扩大、融合,形成更大面积的斑块,颜色鲜红,炎症显然,表面覆盖着厚厚的银白色鳞屑,轻轻刮擦即可脱落,露出薄膜现象(一层发亮的薄膜)和点状出血(Auspitz征)。进展期常常伴有新皮损的出现,这些新皮损可能呈点滴状,散布于全身各处,尤其是在受摩擦或外伤的部位,例如膝盖、肘部等,这就是所谓的“同形反应”。
瘙痒是银屑病患者较常见的症状之一。在稳定期,瘙痒程度通常会显然减缓,甚至尽量消失,患者可以比较舒适地生活和工作。但在进展期,瘙痒会变得更加剧烈,让患者难以忍受,严重影响睡眠质量和日常生活。一些患者还会出现灼热、疼痛等感觉,进一步加重不适感。 瘙痒的加剧不仅是身体上的折磨,也会给患者带来心理上的负担,如焦虑、抑郁等。 临床上,医生会结合患者的自觉症状和客观体征,综合评估病情,制定个体化的治疗方案。
银屑病的发生和发展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在疾病的进展期,一些诱发因素可能起到推波助澜的作用。例如,精神紧张、过度疲劳、感染(尤其是链球菌感染)、外伤、手术、妊娠、某些药物(如β受体阻滞剂、非甾体抗炎药等)以及季节变化(冬季)等都可能诱发或加重银屑病。相反,在稳定期,患者对这些诱发因素的敏感性会降低,即使暴露于这些因素下,病情也可能不会发生显然变化。患者在日常生活中应尽量避免这些诱发因素,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和心态,有助于维持疾病的稳定状态。了解银屑病稳定期和进展期的区别有助于患者更好地管理疾病。
治疗的效果是区分银屑病稳定期和进展期的重要指标。在稳定期,经过一段时间的治疗后,皮损会显然改善,瘙痒减缓,患者的生活质量得到提高。医生可以通过评估皮损面积和严重程度指数(PASI)来判断治疗的效果。PASI评分下降表明病情好转。患者的自我感觉也是评价治疗的效果的重要依据。而在进展期,即使经过治疗,病情也可能没有显然改善,甚至出现恶化。这时,医生需要重新评估治疗方案,寻找更有效的治疗方法。需要注意的是,银屑病是一种慢性疾病,治疗是一个长期的过程,患者需要坚持治疗,定期复诊,与医生密切配合,才能取得良好的治疗的效果。 很多患者都经历过这样的情况:病情时好时坏,反反复复,让人感到沮丧和困惑。
虽然临床表现是判断银屑病状态的主要依据,但组织病理学检查可以提供更客观的证据。在进展期,组织病理学检查可见表皮增生、角化不全、粒层减少或消失、真皮乳头延长、血管扩张、炎症细胞浸润等。而在稳定期,这些病理改变会减缓,表皮增生程度降低,炎症细胞浸润减少,提示疾病活动度降低。 需要注意的是,组织病理学检查并不是常规检查,通常只在诊断不明确或需要鉴别诊断时才进行。医生会综合考虑患者的临床表现、病史和检查结果,做出准确的判断。 理解银屑病稳定期和进展期的区别,能帮助患者及时发现病情变化并调整治疗方案。
健康小贴士,银屑病稳定期和进展期在皮损形态、自觉症状、诱发因素、治疗的效果和组织病理学等方面均存在显然差异。了解这些差异有助于患者更好地管理疾病,及时调整治疗方案,提高生活质量。 银屑病稳定期和进展期的区别,实质上是疾病活动度高低的体现,我们在临床实践中经常会遇到以下问题:
1. 如何判断自己是否处于稳定期? 观察皮损变化、瘙痒程度、新发皮损情况,并定期复诊,由医生评估病情。 2. 稳定期可以停止治疗吗? 稳定期不宜擅自停药,应在医生指导下逐渐减量或维持治疗,以巩固治疗的效果。 3. 进展期应该如何应对? 及时就医,调整治疗方案,避免诱发因素,加强皮肤护理,保持良好心态。
我想给银屑病患者们一些建议:
积极面对,保持乐观心态: 银屑病虽然无法治疗,但通过积极治疗和管理,可以控制病情,减少反复,提高生活质量。不必过于焦虑和悲观,相信自己可以战胜疾病。很多患者在病情稳定后,都能够正常工作和生活,甚至结婚生子,过上幸福美满的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