哎呦,这不,今天门诊又来了位老哥,满头抓痕,一脸焦虑。“医生,我这头皮屑,还有身上这红疹子,痒得咧!去社区医院看过,说是银屑病,可我感觉不对劲啊。别人都是一块块的,我这看着也没那么严重。皮肤镜检查也没啥显然的,是不是没问题了?”像老哥这样的疑惑,我实在是见得太多了。 皮肤镜,这玩意儿说是皮肤科医生的“千里眼”也不为过,能放大几十倍,看清咱们肉眼看不见的小细节。但啊,它也不是啥都可以的。它没啥问题,不代表一切都OK。特别是在银屑病这病上,情况可复杂着呢!检查结果不显然,不代表可以掉以轻心。 今天咱们就来聊聊,如果皮肤镜没看出啥毛病,您这“牛皮癣”到底是个啥情况,心里好有个底儿,咱也别干着急。
先来捋一捋,皮肤镜到底是干啥的。 皮肤镜,就是医生手里的小型显微镜,长得像个放大镜,但功能可比放大镜强大多了。 它能放大皮肤表面的图像,还能用不同的光源照亮皮肤,让医生看得更清楚。这玩意儿啊,主要用来观察皮肤的纹理、毛细血管,以及一些细微的病变。 看看色素痣是好是坏,或者判断是不是有银屑病、湿疹、皮炎啥的。 费用也不贵,几十到几百块,一般医院都有,检查时间也短,半小时就出结果,没有啥辐射,安全得很。 不过, 皮肤镜虽然好,它只是个初步的“侦察员”,就像刑侦探案一样,侦查员只能告诉我们大概是个啥情况,要想确诊,还得结合其他检查,比如病理切片,还有医生的仔细诊断。
银屑病这病,可不是“绣花枕头”,看着不起眼,其实也麻烦。 是一种慢性、反复性的皮肤病,跟咱们老百姓说的“牛皮癣”是一个东西。它跟湿疹、皮炎、头癣这些都不一样。 这病啊,跟遗传、免疫、环境,这些个因素都有关系。您想想,家里有人得过,您自己也容易中招;精神压力大了,熬夜了,都可能诱发。 银屑病表现出来的,主要是红色的斑块,上面覆盖着银白色的鳞屑,还痒得要命,严重的时候,瘙痒,灼热,疼痛都来了。 这玩意的发病率可不低,大约0.47%,各个年龄段都可能得,北方比南方多见。而且,它还不好有效治疗,容易反复发作。 银屑病有几种类型,寻常型较常见,占了九成以上。还有关节病型、脓疱型、红皮病型,就比较严重了。 皮肤镜在银屑病的诊断中,有时候就会遇到尴尬的情况——“皮肤镜未见显然异常”。
这可不一定! 就像刚才的老哥,皮肤镜没啥异常,不代表就没事了。 银屑病的表现,有时候不像教科书上写的那样典型。 皮损轻微的时候,可能只是红斑,或者只有少量的鳞屑。 皮肤镜下,可能看不出那么显然的毛细血管扩张,或者其他的特征。 换句话说,这种情况,皮肤镜就有点“无用武之地”了。 皮肤镜检查结果正常,只能说,目前的皮损,可能还处于早期,或者病情比较轻微。 还有一种情况,就是皮肤镜观察的角度不够尽量。 银屑病有的时候,病变的分布不均匀,或者是在一些皮肤褶皱的地方,皮肤镜可能也观察不到。 这不代表不存在。 往深了说,即便皮肤镜没发现问题,医生还是得结合您的病史、症状、体格检查,甚至其他检查(比如病理活检)来综合判断,才能得出更准确的综合建议。
确诊之前,医生要做的事情可不少。 得详细询问您的病史,问问您有没有家族史,有没有接触过什么刺激物,较近有没有感冒。 还会问您有没有关节痛,有没有其他不舒服的地方。 就是体格检查,医生会仔细观察您的皮损,看看它们长什么样,分布在哪里。 还会摸摸您的皮肤,看看有没有增厚、浸润。 如果有必要,医生可能会安排一些其他的检查。 皮肤浅表的真菌检查,排除是不是真菌感染引起的;血常规、肝肾功能检查,看看身体有没有其他问题;甚至,还会做皮肤活检,取一小块皮肤组织,送到病理科检查,这是确诊的金标准。 看病就是这样子,医生要通过各种方法,抽丝剥茧,才能找到病因,确诊疾病。
银屑病虽然难缠,但也不是没法治。 治疗方案很多,但总体目标是:控制症状,减缓痛苦,延缓反复。 治疗方法,主要有外用药、口服药、光疗、以及生物制剂等。 外用药,包括激素、维生素D3衍生物、钙调神经磷酸酶抑制剂等等。 口服药,有维A酸类、免疫抑制剂等等。 光疗,就是用特定波长的紫外线照射皮损。 生物制剂,是针对免疫系统里的某些靶点,进行特异性治疗。 由于每个人的病情不同,所用的治疗方案也会不一样。 医生会根据您的具体情况,制定个性化的治疗方案。需要提醒的是,银屑病的治疗,是个长期作战的过程,需要耐心和毅力。 也别指望,用什么“有效药”就能一劳永逸。
在皮肤镜未发现显然异常的情况下,治疗方案的选择,会更倾向于保守。 我会建议您: 1. 外用药物: 主要是润肤剂,保持皮肤的滋润。 也可以使用一些弱效的激素药膏,缓解炎症和瘙痒。 但要注意,不要长期大面积使用激素,以免出现不良反应。 2. 生活方式调整: 保持良好的作息,避免熬夜。 适当运动,增强抵抗力。 均衡饮食,适当吃蔬菜水果。 保持心情愉悦,减缓精神压力。 3. 定期随访: 即使症状轻微,也要定期回医院复诊,让医生评估病情的变化。 如果症状加重,要及时调整治疗方案。
看病,医患之间的可靠,很重要。 作为医生,我们会尽力为您提供专业的诊疗服务。 但也希望您能积极配合治疗,有什么问题,及时跟医生沟通。 不要自己乱用药,也不要相信一些江湖游医的“有效药”。 看医生的过程,就像一场探险。 我们医生,就是您的“向导”,带领您一起,揭开疾病的真相。 很多时候,我们医生的诊疗过程,就会像侦探一样,结合症状的,检查的结果,来判断疾病。
除了治疗,银屑病患者的日常护理也很重要。 1. 保持皮肤清洁: 每天用温水洗澡,但不要用力搓擦皮肤。 洗澡后,及时涂抹润肤剂,保持皮肤滋润。 2. 避免刺激: 避免接触刺激性物质,比如肥皂、洗衣粉、化妆品等等。 穿宽松、透气的棉质衣物。 3. 注意防晒: 避免长时间暴露在阳光下,尤其是在夏季。 如果要外出,要涂抹防晒霜,并戴帽子、穿长袖衣物。 4. 饮食调理: 均衡饮食,适当吃蔬菜水果。 避免食用辛辣刺激性食物,比如辣椒、酒等等。 有些患者,可能对某些食物过敏,要尽量避免。
银屑病的种类有很多,不同类型的表现也不一样。 寻常型银屑病,是较常见的类型,表现为红色的斑块和银白色的鳞屑。 关节病型银屑病,除了皮肤问题,还会出现关节疼痛、肿胀。 脓疱型银屑病,会在皮肤上出现脓疱。 红皮病型银屑病,表现为全身皮肤发红、脱屑。 不同类型的银屑病,治疗方法也会有所不同。
银屑病不仅影响皮肤,也会影响心理健康。 许多患者,因为外貌的改变,会感到自卑、焦虑、抑郁。 心理支持,也很重要。 患者可以多跟家人朋友沟通,倾诉自己的烦恼。 也可以寻求专业的心理咨询师的帮助。 保持积极乐观的心态,对银屑病的治疗,也很有帮助。
银屑病,虽然不算什么致命的疾病,但如果不及时治疗,也可能引起一些并发症。 银屑病关节炎,导致关节疼痛、肿胀,甚至关节畸形。 心血管疾病,银屑病患者,发生心血管疾病的风险,会增加。 肥胖,银屑病可能导致肥胖。 新陈代谢异常, 银屑病会增加。 银屑病患者,要定期体检,及时发现并处理并发症。
即使皮肤镜正常,也不代表万事大吉,因为:
1. 病变的早期阶段: 皮肤镜可能无法检测到早期,症状不显然的病变。
2. 病变深层: 皮肤镜主要观察皮肤浅层,看不到深层的病变。
3. 皮肤镜操作者的经验: 操作者的经验和技术,也会影响诊断的准确性。
4. 观察角度的限制: 皮肤镜观察的范围有限,可能无法覆盖所有病变区域。对银屑病,人们常常会有一些误区。 认为银屑病会传染,或者认为银屑病没法治好。 这些都是不对的。 银屑病不会传染,也不会影响寿命。 虽然不能治疗,但通过治疗,可以控制病情,减缓症状。 还有些人,会盲目相信一些“有效药”,结果延误了治疗。
银屑病的治疗,是一个长期的过程。 您需要做好“长期作战”的准备。 积极配合医生的治疗方案,定期复诊,及时调整治疗方案。 在日常生活中,也要注意皮肤护理,避免刺激。 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增强抵抗力。 不要灰心丧气,要相信,通过努力,一定可以控制病情。
我想说的是,医生和患者,是一对“战友”。 医生会尽力,帮助您诊断病情,制定治疗方案。 您要做的,就是积极配合治疗,相信医生,并且保持积极的心态。 让我们一起,战胜银屑病! 不要忘记,皮肤镜未见显然异常,只是代表这“老牛皮”可能还处于潜伏期,或者病情较轻微,不代表着我们就尽量掌控了胜利。 换句话说,我们还是要在医生的指导下,配合治疗,做好日常护理。
说到这儿,窗外的雨忽然大了起来,噼里啪啦地打在玻璃上,像是要诉说着些什么…。皮肤镜未见显然异常,这就像是探险过程中,我们找到了一扇“没有危险”的门,但这扇门后面,还有更广阔的等待着我们去探索。 别因为皮肤镜没发现啥,就掉以轻心。我们需要对这个疾病有更深入的了解,积极配合治疗,才能真的地控制住病情。 皮肤镜未见显然异常,对于银屑病的诊断和治疗只是一个起点,而不是终点。 就像是探险,我们才刚刚迈出了一步,未来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您的情况,可能还不需要特别干预,但也不能忽视它,要听从医生的指导,定期复诊,密切观察。 健康小贴士,银屑病的治疗,是一个“持久战”,需要耐心和毅力,也需要医患之间的通力合作。
| 检查项目 | 检查费用 (人民币) | 检查时长 | 检查结果 |
| --- | --- | --- | --- |
| 皮肤镜检查 | 几十到几百元 | 30分钟 | 即时 |
| 皮肤活检 | 几百到上千元 | 几周 | 病理报告 |
| 血液检查 | 几十到几百元 | 几个小时到一天 | 血常规等指标 |
常见问题解答:
1. 皮肤镜检测正常,就真的没问题了吗? 答:不一定。 皮肤镜只是初步筛查,如果症状轻微或不典型,可能无法发现。
2. 银屑病会传染吗? 答:不会传染。 银屑病不是由传染源引起的,不具有传染性。
3. 得了银屑病,还能结婚生子吗? 答:可以。 银屑病不影响生育能力,但怀孕期间用药需咨询医生。
生活建议,让您更从容:
1. 情感支持: 加入银屑病患者互助组织,分享经验,获得情感支持,减缓心理压力。
2. 肌肤护理: 选用温和无刺激的护肤品,洗澡水温适宜,避免过度摩擦及过度清洁。